|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9, Vol. 55 ›› Issue (5): 96-105.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19.05.011
周苇风
ZHOU Wei-feng
摘要: 从文体的角度审视汉乐府《艳歌罗敷行》,发现:1.乐府旧题《艳歌罗敷行》与《陌上桑》是两首完全不同的曲子,表现在歌辞形式上一个是整齐的五言诗,一个是回环重复的三、三、七这样的长短句。五言《艳歌罗敷行》是乐府旧题《艳歌罗敷行》的古辞,不是乐府旧题《陌上桑》的古辞。2.五言《艳歌罗敷行》深受汉赋影响,对话问答的结构方式、夸张失实的铺叙描写乃至罗敷的命名方式等都带有明显的散体大赋特征。五言《艳歌罗敷行》以诗为赋,主旨不过是铺陈罗敷的美貌,即便创作的动机是讽刺使君,受汉赋的影响或者说受文体的限制,这一目的显然没有完全达到。
中图分类号:
[1] 郭茂倩.乐府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 谈迁.北游录[M].北京:中华书局,1960. [3] 苏晋仁,萧炼子.宋书乐志校注[M].济南:齐鲁书社,1982. [4] 徐陵.玉台新咏[M].上海:上海书店,1988. [5] 李昉,等、太平御览[M].夏剑钦,校点.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6] 游国恩.论《陌上桑》[C]//赵敏俐.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选(汉代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7] 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8] 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9] 陈铁民,侯忠义.岑参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10] 任半塘.唐戏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11] 孔颖达.毛诗正义[M]//阮元.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12] 刘向.古列女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3] 祝尧.古赋辨体[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14] 班固.汉书[M].长沙:岳麓书社,1993. [15] 章学诚,叶瑛.文史通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6] 朱熹.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7] 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18] 顾炎武,黄汝成.日知录集释[M].长沙:岳麓书社,1994. [19] 司马迁.史记[M].长沙:岳麓书社,2001. [20] 班固.典引序[M]//萧统.昭明文选.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 [21] 胡应麟.诗薮[M].北京:中华书局,1958. [22] 刘熙载.艺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23] 郑玄,贾公彦.周礼注疏[M]//阮元.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24] 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 [25] 王逸,洪兴祖.楚辞章句补注[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26] 刘熙.释名[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7] 刘勰.文心雕龙[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8] 马积高.赋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9] 徐公持.诗的赋化与赋的诗化——两汉魏晋诗赋关系之寻踪[J].文学遗产,1992(1). [30] 严华银.《陌上桑》使君形象说[J].语文学习,1989(3) [31] 陈静.《陌上桑》:汉代百姓的审美图[J].语文建设,2018(9). |
[1] | 齐清仙. 马融《广成颂》之用典及文献价值[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5): 106-116. |
[2] | 曲景毅, 王治田. 论《唐诗艳逸品》之版本与文献问题——兼谈其作为晚明商业出版物之特色[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3): 20-29. |
[3] | 胡大雷. 文学新动力与建安诗歌兴盛[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3): 140-146. |
[4] | 杜海军. 论石刻的文学研究状况与不足[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3): 147-154. |
[5] | 力之. 襄阳“文选楼”与“高斋学士”所属辨证——关于一不难知的误说流行千年不止之思考及其他[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6): 100-110. |
[6] | 刘锋. 李善注《文选》留存旧注综论[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6): 111-117. |
[7] | 丁红旗. 论《文选》读习的兴盛在中唐时期[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6): 118-127. |
[8] | 王琼. 奎章阁本六臣《文选·海赋》作者注辨证[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6): 128-131. |
[9] | 周春艳. 《九辩》乃“汉人的作品”说驳议——兼论“用汉语词汇史鉴定古籍时代”之适用度问题[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6): 132-137. |
[10] | 张文东, 李乃龙. 学术述评之我见——读《〈文选〉研究百年述评》之二[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6): 138-144. |
[11] | 于景祥,胡佩杰. 论明代中期文学批评中公正对待六朝骈文的倾向——以杨慎、王文禄为中心[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4): 72-76. |
[12] | 孟飞. 从“链体”结构看陆贽骈文的功能突破[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4): 77-85. |
[13] | 孙丽娜. 论元稹处理骈散关系的方式[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4): 86-91. |
[14] | 丁楹. 文人入幕、干谒之风与南宋四六文的繁盛[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4): 92-99. |
[15] | 贺玉洁. 论《四六灿花》的选文宗旨及其骈文批评[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4): 100-105. |
|
版权所有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广西桂林市三里店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57325 E-mail: xbgj@mailbox.gxn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