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3, Vol. 59 ›› Issue (6): 29-40.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23.06.004

• 治理现代化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基层公私合作的制度信任何以形成?——基于H街的个案研究

于刚强1, 李嘉琳2   

  1. 1.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2.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天津300350
  • 收稿日期:2023-07-12 出版日期:2023-11-15 发布日期:2023-12-22
  • 作者简介:于刚强,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行政管理、电子政务。
  • 基金资助: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粤港澳大湾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智慧治理机制研究”(22BZZ090)

How Is the Institutional Trust of Primary-level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Established?—A Case Study Based on H Street

YU Gang-qiang1, LI Jia-lin2   

  1. 1. School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06;
    2. Zhou Enlai School of Government,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350, China
  • Received:2023-07-12 Online:2023-11-15 Published:2023-12-22

摘要: 制度信任是影响基层公私合作关系的关键要素。研究以H街为个案,揭示了人际信任转化为制度信任的具体机制:对人的信任能够转化为对其所连接的制度体系的信任;人际互动的过程塑造制度信任的形成;人通过连续的经验实践对制度体系产生可持续的信任。在政治环境和人际信任的双重作用下,制度信任呈现特定性和脆弱性的特征。对于缺乏制度资源的基层治理而言,人际信任与制度信任的互构是一种理想的信任形态。

关键词: 公私合作, 制度信任, 人际信任, 基层治理

Abstract: Institutional trust is a key element that affects primary-level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The study, taking H Street as a case, reveals the specific mechanism by which interpersonal trust is transformed into institutional trust: trust in individuals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trust in the institutional system they are connected to;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shapes the formation of institutional trust; sustainable trust in the institutional system is established through continuous experience and practice. Under the dual effects of political environment and interpersonal trust, institutional trust features specificity and fragility. In terms of primary-level governance lacking institutional resources, the mutual construction of interpersonal trust and institutional trust is an ideal form.

Key words: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institutional trust, interpersonal trust, primary-level governance

中图分类号:  C912;D630

[1] 王天义,韩志峰. PPP蓝皮书:中国PPP年度发展报告(2020)[R].北京:清华大学PPP研究中心,2021.
[2] 郑也夫.信任与社会秩序[J]. 学术界,2001(4):30-40.
[3] 郑也夫.走向杀熟之路——对一种反传统历史过程的社会学分析[J]. 学术界,2001(1):58-76.
[4] 翟学伟.信任的本质及其文化[J]. 社会,2014(1):1-26.
[5] 彭泗清.信任的建立机制:关系运作与法制手段[J]. 社会学研究,1999(2):55-68.
[6] 王建民.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关系维持——从“熟人信任”到“制度信任”[J]. 甘肃社会科学,2005(6):165-168.
[7] 杨中芳,彭泗清.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概念化: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J]. 社会学研究,1999(2):3-23.
[8] 冯仕政. 我国当前的信任危机与社会安全[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2):25-31.
[9] Yamagishi T,Yamagishi M.Trust and commi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J].Motivation and Emotion,1994,18(2):129-166.
[10] 房莉杰.制度信任的形成过程——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例[J].社会学研究,2009(2):130-148,245.
[11] [美]马克·E.沃伦.民主与信任[M].吴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12] [波兰]彼得·什托姆普卡.信任:一种社会学理论[M].程胜利,译.北京:中华书局,2005.
[13] Bachmann R, Inkpen A C. Understanding institutional-based trust building processes in 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J]. Organization Studies, 2011, 32(2): 281-301.
[14] [美]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王列,赖海格,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15] 杨光.中国人的人际信任——以《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为例证[J]. 湖北社会科学,2003(5):93-95.
[16] [德]尼克拉斯·卢曼.信任[M].瞿铁鹏,李强,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17]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方文,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18] 赵德余.制度与信任形成的微观机制——兼评房莉杰《制度信任的形成过程》[J].社会,2010(6):202-220.
[19] Baek Y M, Jung C S. Focusing the mediating role of institutional trust: how does interpersonal trust promote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J]. The Social Science Journal, 2015, 52(4): 481-489.
[20] 李伟民,梁玉成.特殊信任与普遍信任:中国人信任的结构与特征[J]. 社会学研究,2002(3):11-22.
[21] 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 经济研究,2007(7):36-50.
[22] 渠敬东.项目制: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J]. 中国社会科学,2012(5):113-130,207.
[23] 折晓叶,陈婴婴.项目制的分级运作机制和治理逻辑——对“项目进村”案例的社会学分析[J]. 中国社会科学,2011(4):126-148,223.
[24] 周雪光.基层政府间的“共谋现象”——一个政府行为的制度逻辑[J]. 社会学研究,2008(6):1-21,243.
[1] 赵聚军, 庞尚尚. 社会安全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基层矛盾化解机制的类型学考察与路径探赜[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1): 69-82.
[2] 谭英俊, 蒙晓霜. 迈向整体智治:民族地区基层治理效能提升的新趋向[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59(6): 41-54.
[3] 王伟进, 陆杰华. 政社互动:我国古代乡村治理的演进特征及其影响[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59(6): 146-158.
[4] 周振超, 黄洪凯. 条块关系视域下基层政府负担繁重的成因与治理对策[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59(1): 59-69.
[5] 吴晓林, 李一. 空间黏合:城市生活空间改造中基层治理共同体的形成机理[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58(4): 28-39.
[6] 王佃利, 孙妍. 脱域流动与情感共生:城乡融合发展中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构建何以可能——基于空间与治理互塑视角的分析[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58(3): 11-22.
[7] 容志, 吴磊, 李婕. 公共价值驱动的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基于“两张网”运行的观察[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58(1): 49-62.
[8] 张会平, 叶晴琳. 数据确权与业务协同:部门数据赋能基层治理的困境突破[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58(1): 63-73.
[9] 王刚, 吴向楠. 重心下移的组织重塑:城市基层治理创新的一个理论概括——以Q市城阳区“吹哨报到联包”改革为例[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57(4): 54-67.
[10] 徐勇, 任路. 以现场实验为引导的田野政治学建构——基于华中师范大学四次政治实验的回顾与反思[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57(4): 143-152.
[11] 韩志明. 灵活的适应性机制——基层协商民主的弥散化发展及其效能[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57(1): 43-53.
[12] 韩志明. 灵活的适应性机制——基层协商民主的弥散化发展及其效能[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57(1): 43-53.
[13] 袁方成, 王丹. 超越“诺斯悖论”:从制度性能到治理效能   ——以宅改为研究对象[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57(1): 67-81.
[14] 马卫红. 以政社同构弥合制度距离:基层治理吹哨改革的效能转化机制分析[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57(1): 82-93.
[15] 马卫红. 以政社同构弥合制度距离:基层治理吹哨改革的效能转化机制分析[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57(1): 82-93.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陈延斌, 王伟. 传统家礼文献整理、研究的学术史梳理与评析[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1 -10 .
[2] 李冰, 陈姝瑾. 《郑氏家仪》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11 -17 .
[3] 朱莉涛. 《茗洲吴氏家典》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18 -24 .
[4] 周良书, 郭文杰. 中共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与经验[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25 -30 .
[5] 张乾元, 朱倩倩.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旨[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31 -36 .
[6] 潘瑾菁. 习近平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思想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37 -41 .
[7] 瞿久淞, 靳书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42 -47 .
[8] 邓世平. 乡村振兴:习近平对毛泽东农村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48 -54 .
[9] 李潇. 完善我国人格权立法的再思考[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55 -60 .
[10] 赛铮. 论保险公司破产是偏颇性清偿行为撤销之例外[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61 -66 .
版权所有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广西桂林市三里店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57325 E-mail: xbgj@mailbox.gxn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