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5, Vol. 61 ›› Issue (5): 185-190.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25.05.018
• 人文新探 • 上一篇
朱国华
ZHU Guo-hua
摘要: 《理论的译转:桥接中国文学、文化与西方理论》英文版自序回顾了该书的出版背景与翻译成英文的契机,阐述了其学术价值与文化意义。作者逐一评述了各篇文章的写作动机、核心议题、理论框架及学术反思,强调其共同点在于运用西方理论(如布迪厄、康德、阿多诺等)分析中国文学文化现象,同时通过中国经验修正西方理论的普适性,力图展现中西学术对话的复杂性。文章涉及文学理论与批评、大众媒介、经典化、雅俗区分、艺术终结等多元主题,涉及对林语堂、鲁迅、金庸、崔健等的研究,以及对中国传统与现代性关系的反思,展现作者从本质主义概念层次剖析到文化唯物主义立场的学术路径转变。作者也表达了对跨文化理论对话的期待,最终以《诗经·伐木》喻指学术对话的期许,呼应“以文会友”的撰文目的。
中图分类号: G04;I206
[1] | 潘其旭. 壮族《麽经》与《圣经》洪水遗民神话比较及其认知价值[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51(5): 1-8. |
[2] | 李斯颖. 侗台语民族歌谣格律比较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51(5): 9-17. |
|
版权所有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广西桂林市三里店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57325 E-mail: xbgj@mailbox.gxn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