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8, Vol. 54 ›› Issue (5): 79-84.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18.05.013

• 教育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亚当·斯密的责任担当合宜性思想探析

于建星   

  1. 河北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北邯郸056038
  • 收稿日期:2018-06-07 出版日期:2018-09-10 发布日期:2018-10-18
  • 作者简介:于建星(1973—),男,河北易县人,河北工程大学副教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伦理学原理、政治哲学。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方近代正义理论范式演变研究”(15BZX100)

An Analysis of Adam Smith's “Appropriateness of Responsibility”

YU Jian-xing   

  1. School of Marxism, 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Handan 056038, China
  • Received:2018-06-07 Online:2018-09-10 Published:2018-10-18

摘要: 责任担当是人的使命,不过只有合宜的责任担当才能更好完成这一使命。在承担社会义务时应注重方法才能做到责任担当的合宜。社会阶层与个体角色的统观、理想标准与现实标准的结合、自身义务与社会义务的兼顾是个体选择义务与责任时的一般性策略。培养与提高公民的责任意识与责任能力是实现责任担当合宜的关键。

关键词: 亚当·斯密, 责任担当, 合宜性

Abstract: Responsibility is a mission of human beings, but only by taking it appropriately can we accomplish the mission better. The fulfillment and appropriateness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ddresses great importance to methods. The general view of social background and individual’s role, the combination of ideal and realistic standards, and the consideration of individual and social obligations are the common strategies for individuals in choosing their duty and responsibility. And cultivating and improving citizens’ sense and capability of responsibility is the key to the realization of appropriate responsibility.

Key words: Adam Smith, responsibility, appropriateness

中图分类号: 

  • B82-05
[1]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 弗里德里希·包尔生.伦理学体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5]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
[6] 约瑟夫·克罗普西.国体与经体——对亚当·斯密原理的进一步思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7] 坎南.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8] 享利·西季威克.伦理学方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9] Ryan Parick Hanley. Adam Smith and Character of Virtue[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9.
[10]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1] 高娟. 论五四新文化运动“科学”口号的伦理启蒙意蕴[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5): 26-32.
[2] 孙配贞, 贾茹, 林泉. 社会转型期初中生孝道观念特点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4): 101-107.
[3] 周兴国. 公民的规则意识与培养[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5): 60-65.
[4] 柳谦. “公民”或“大众人”?——古典公民观的现代启示[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5): 66-72.
[5] 张夫伟. 教师的公民教育素养及其提升[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5): 73-78.
[6] 李宏翰, 温舒雯. 道德判断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展望[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53(4): 91-98.
[7] 崔诣晨. 主观幸福感视阈下的生态文明建设进路[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51(5): 110-114.
[8] 丁来先. 人文理念与当代社会的伦理重建[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51(2): 49-53.
[9] 周爱民. 阿多诺道德哲学的现实性——从反思现代性大屠杀的视角看[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6): 41-47.
[10] 刘国新,易小明. 精准扶贫的分配正义之维[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6): 27-35.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陈延斌, 王伟. 传统家礼文献整理、研究的学术史梳理与评析[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1 -10 .
[2] 李冰, 陈姝瑾. 《郑氏家仪》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11 -17 .
[3] 朱莉涛. 《茗洲吴氏家典》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18 -24 .
[4] 周良书, 郭文杰. 中共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与经验[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25 -30 .
[5] 张乾元, 朱倩倩.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旨[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31 -36 .
[6] 潘瑾菁. 习近平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思想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37 -41 .
[7] 瞿久淞, 靳书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42 -47 .
[8] 邓世平. 乡村振兴:习近平对毛泽东农村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48 -54 .
[9] 李潇. 完善我国人格权立法的再思考[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55 -60 .
[10] 赛铮. 论保险公司破产是偏颇性清偿行为撤销之例外[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61 -66 .
版权所有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广西桂林市三里店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57325 E-mail: xbgj@mailbox.gxn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