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7, Vol. 53 ›› Issue (2): 36-41.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17.02.006
黄竹胜1, 陈国华2
HUANG Zhu-sheng,CHEN Guo-hua
摘要: 宗教事务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是当下宗教治理的实践和未来的走向,但是法治化并非就是立法化,而是法制化的制度体系与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两者的统一。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必须建立在宗教治理科学性的基础之上,通过法律引导和政府依法行政,通过政府、社会与宗教组织的协同治理才能实现。
中图分类号:
[1] 王正伟.加强民族法制建设,推动民族工作走上法治化道路[N].中国民族报,2014-11-04(1). [2] 卢建峰.行政决策法治化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 [3] 孙午生.网络社会治理法治化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4. [4] 张千帆.国家主权与地方自治[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2. [5] 拉兹.法律的权威[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6] 汤姆·宾汉姆.法治[M].毛国权,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 [7] 张文显.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M]//俞可平.国家底线——公平正义与依法治国.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 [8] 冯玉军.法论中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
[1] | 贺东航, 贾秀飞. 作为中国特色学术话语的“政治势能”——贺东航教授访谈录[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6(4): 10-18. |
[2] | 颜昌武, 杨郑媛. 什么是技术治理?[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6(2): 11-22. |
[3] | 韩志明, 雷叶飞. 技术治理的“变”与“常”——以南京市栖霞区“掌上云社区”为例[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6(2): 23-33. |
[4] | 袁方成, 李思航. 技术治理的风险及其演化逻辑——以农村精准扶贫为分析对象[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6(2): 45-61. |
[5] | 张丙宣, 任哲. 数字技术驱动的乡村治理[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6(2): 62-72. |
[6] | 吴晓林. 技术赋能与科层规制——技术治理中的政治逻辑[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6(2): 73-81. |
[7] | 高鹏程, 张恩. 网络利益表达媒介的属性及其治理逻辑转换[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6(1): 20-29. |
[8] | 孙志建. 事中事后监管工具结构创新:五年实践的回顾与展望[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6(1): 42-54. |
[9] | 孙邦金,边春慧. 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功能再生与制度探索[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6): 54-62. |
[10] | 李华, 李一凡. 中央环保督察制度逻辑分析:构建环境生态治理体系的启示[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6): 53-60. |
[11] | 杨天保, 高园. 品性与策略:建构高校廉政文化的新考量[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6): 61-66. |
[12] | 凃耀军.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碑刻的信仰契约特性、社会治理功能及其启示[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5): 21-27. |
[13] | 李晓乐. 新中国国家治理模式嬗变的历史逻辑[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1): 43-48. |
[14] | 王芸. 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国家治理价值举要[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53(6): 50-55. |
[15] | 陈耀恒. “蛮”词义扩展的认知语义学分析——“蛮”的变与迁之一[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53(3): 7-12. |
|
版权所有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广西桂林市三里店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57325 E-mail: xbgj@mailbox.gxn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