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查稿
  专家在线审稿
  编委在线审稿
  主编在线办公
  编辑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下载中心
·
  友情链接
·
  期刊信息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57年创刊)
主管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主办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主  编:孙杰远
刊  期:双月刊
开  本:16开
邮发代号:48-44
单  价:9.00
定  价:54.00
标准刊号: ISSN 1001-6597
CN 45-1066/C
目录列表
2022年, 第58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2-07-25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
“集中力量办大事”何以转化为新时代国家治理的强大效能:历史脉络、制度逻辑与实现路径
陈科霖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4):  1-14.  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22.04.001
摘要 ( 176 )   PDF(1256KB) ( 141 )   收藏
作为中国国家治理长期存在的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集中力量办大事”成为描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现实依据。但目前学术界对“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研究缺乏对这一治理机制的内在逻辑的探讨,特别是这一治理机制何以成为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优势,尚未有较为深入的理论回应。本研究在系统回顾“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历史脉络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制度评价正当性、优越性与有效性的三大标准。比较“传统模式”“宣称模式”“内卷模式”与“优越模式”四种国家治理模式,可以看出,责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制度优势得以彰显的关键因素。基于此,从责任政治理论的“观念”“结构”“行动”三个维度深入诠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国家治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内在逻辑,有助于将这一制度优势转化为新时代国家治理强大效能提供相关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治理现代化研究
城市更新:基于空间治理范式的理论探讨
叶林, 彭显耿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4):  15-27.  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22.04.002
摘要 ( 294 )   PDF(1420KB) ( 433 )   收藏
城市更新已经成为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抓手。目前,该主题的理论建构多围绕政策设计和项目过程,尚未形成将城市更新与城市发展及城市空间治理有机融合的思考。研究围绕城市更新,遵循空间范式展开理论探讨,通过多学科的理论路径,探索城市更新治理理论的基本形态及其空间治理范式:从城市生命体隐喻出发,延展至城市发展史演绎城市更新的时空观基础;从“社会性空间”,到“空间中的生产”,再到“空间的生产”的理论进路中分析城市更新的动因、局限和治理转向的潜在可能;继而转向“空间尺度的生产”及尺度政治的框架,从中捕捉耦合空间和权力分析的治理转向的方向;最终形构 “空间—行动者—尺度”的统合框架。随着尺度下移的城市更新在空间治理上营造“尺度共治”,形成横向的双重尺度博弈与纵向的上下尺度衔接的制度创新,城市更新将牵引中国城市发展由增长扩容转向提质转型,走向空间的良好善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空间黏合:城市生活空间改造中基层治理共同体的形成机理
吴晓林, 李一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4):  28-39.  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22.04.003
摘要 ( 182 )   PDF(1256KB) ( 363 )   收藏
空间既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又是人类活动的载体。空间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不是一个单向的物质生产过程,而是综合了更多社会再生产的属性。“空间正义、居民交往、社会资本和空间文化”在“空间活动向基层治理共同体”转化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这些要素究竟如何在生活空间“活化”,仍需要具体机制的分析。分析成都市生活空间改造的案例发现,空间黏合是基层治理共同体形成的关键机制。空间黏合是一个以空间为纽带,带动居民和各方参与的机制,是一个从空间生产到共同体生产的连续统。它通过“象征性的空间符号和仪式”构建居民互动的空间情境,以参与式改造培育居民的社区意识及自治习惯,以“在地社区自组织撬动和培育”居民自我服务、自主管理。生活空间的改造既可以成为居民参与的符号,也可以成为引导居民交往和参与的连接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突发事件属地管理中的应急决策困境   ——基于重大传染病事件的考察
文宏, 林彬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4):  40-47.  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22.04.004
摘要 ( 113 )   PDF(1181KB) ( 121 )   收藏
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的初期阶段,面临常态化与非常态化管理的衔接和转换问题,给突发事件发生地政府的属地管理带来挑战。属地政府的应急决策面临危机研判和应急处置两方面的难题,受决策信息与处置权限等要素的影响,表现出危机认知的模糊性与政府响应的及时性之间难以匹配、应对结果的不确定性与资源投入的高要求之间难以匹配、应对策略的针对性与决策权限的有限性之间难以匹配、危机决策的主动性与事故问责的严厉性之间难以匹配的障碍。由此,政府的属地管理不能过度强调属地责任,既应当考虑科学认知的渐进过程,还需考量官员履职的具体限度,从完善法律角度优化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决策体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都市权力结构与土地利益分配——快速城镇化时期北京城市更新的空间政治经济学
葛天任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4):  48-58.  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22.04.005
摘要 ( 95 )   PDF(1217KB) ( 72 )   收藏
基于快速城镇化时期北京城市更新的四个案例,以长时段观察的田野调查方法研究都市权力结构与土地利益分配,提出了一个关于中国土地利益分配结构变迁及其社会后果的空间政治经济学理论分析框架。增长联盟理论相对忽视了都市权力多元化趋势,而政体理论则未充分重视土地利益分配所嵌入的制度环境与国家治理结构。中央政府能够通过政策目标调整改变都市权力结构并进而改变土地利益分配的博弈机制,政策调整实际上塑造了四种典型的土地利益分配类型,四种类型的土地利益分配包容性逐渐增加,城市社会空间分化扩大趋势逐渐缓和。土地利益分配问题是快速城镇化时期社会矛盾凸显的政治经济根源,也是新时代公平导向的空间治理改革和政策调整的根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景区型村庄:发展逻辑与治理困境——基于浙北W镇JL村发展经验的案例研究
叶敏, 董佳艺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4):  59-71.  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22.04.006
摘要 ( 122 )   PDF(1256KB) ( 261 )   收藏
在乡村振兴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在农村社区内部投入资源打造小型景区已经成为发展乡村文旅产业的重要操作,由此形成了一种特殊类型的景区型村庄。景区型村庄是一种“村中景”模式,即农村社区的部分区域,形成具有一定旅游价值的景观区域,其特殊之处在于内部的景区和社区之间存在元素和功能的双重叠加。文章基于浙北W镇JL村的发展经验,从市场、社区与国家的三维分析框架解析景区型村庄的发展逻辑和治理困境,并试图从学理上说明市场、社区与国家之间的目标差异及协调困难是引发景区村庄发展治理困境的内在根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闻与传播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政务抖音号信息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5个省级卫健委官方抖音号的实证分析
陈强, 彭雅婷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4):  72-85.  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22.04.007
摘要 ( 367 )   PDF(1268KB) ( 523 )   收藏
政务抖音号作为我国政府机构在抖音平台的官方账号,已经成为公共危机中权威信息发布、危机形势沟通、虚假信息反驳和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平台。考虑到公共危机沟通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信息到达率和受众对于信息的接受程度,如何最大化公共危机中政务抖音号信息传播效果成为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议题。研究以新冠肺炎疫情为背景,以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为理论支撑,将视频内容作为核心线索,将社交媒体资本、对话循环、视频时长、视频形式、背景音乐、字幕讲解作为边缘线索构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政务抖音号信息传播效果影响因素模型。基于25个省级卫健委官方抖音号抓取的2 515个样本数据的研究证实:与故事与情感表达类短视频相比,抗疫宣传与动员类会显著提高整体传播效果及传播认同度、传播深度和传播广度三个子维度,但治疗与预防知识类短视频会显著降低整体传播效果;社交媒体资本会显著提升整体传播效果以及传播认同度、传播深度和传播广度三个子维度;对话循环的话题标签“#”维度会积极影响整体传播效果及传播认同度、传播深度和传播广度三个子维度;与卡通动画类短视频相比,图文拼接类和拍摄剪辑类短视频会提升整体传播效果;视频时长会显著负向影响整体传播效果;背景音乐和字幕讲解对整体传播效果及传播认同度、传播深度和传播广度三个子维度的作用不显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公私之辩:视频博客中的私人话语与公共表达——基于B站(Bilibili)的实证研究
张振宇, 张蔚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4):  86-97.  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22.04.008
摘要 ( 130 )   PDF(1251KB) ( 411 )   收藏
在网络视频构筑的话语空间中,私人性和公共性之关系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要议题。实证研究哔哩哔哩(Bilibili)网站上的视频博客,探讨其中私人话语和公共表达的外在差异、内隐关联,以及将这两者融合起来构建公共领域的可能路径,发现:在公私之分的层面,现有视频博客中不仅私人话语与公共话语存在显著分野,且私人话语具有可见的“去公共性”特征;在公私之联的层面,视频博客中显性的私人话语又与隐性的公共议题存在一定内在关联,某些看似私人的个体表达其实涉及深层的公共关怀;在公私相融的层面,只有当视频博客的话语主体由私民转向公民、话语内容由感性转向理性、话语空间由无序转向有序时,在视频博客平台上建构公共领域才具有一定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济与管理
元宇宙在文旅领域的应用前景、主要场景、风险挑战、模式路径与对策措施研究
石培华, 王屹君, 李中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4):  98-116.  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22.04.009
摘要 ( 1006 )   PDF(1308KB) ( 1498 )   收藏
元宇宙是利用科技手段链接与创造同现实世界映射、交互的虚拟世界,是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其概念是多重底层技术的叠加集成,其本质是下一代的互联网。随着相关技术体系的不断成熟,元宇宙的发展前景和应用场景不断明晰,也日渐成为资本市场的新宠和未来产业革命的热门方面。文旅领域与元宇宙有着天然的融通之处,从基因内置、产业需求和发展路径三个角度来看,两者都有很强的契合关系。元宇宙推进文旅领域“人—场—物”的重构,将在游戏、演艺、旅游、影视等场景拥有广阔的应用空间,促成文旅产业的颠覆性变革。当下的元宇宙在文旅领域的应用实践已经纵深推进,元宇宙在文旅领域的应用路径也逐渐明晰,但这一过程中依然可能面临包括垄断风险、制度风险、伦理风险、权利风险和沉迷风险等五个方面的挑战。元宇宙助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应从强化认识、发展产业、打造标杆、推进试点、搭建宣传平台、强化伦理监督、开展法律建设等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优惠政策能促进经济发展吗?——基于原中央苏区振兴政策的再检验
罗连发, 方乔梅, 刘沛瑶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4):  117-130.  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22.04.010
摘要 ( 89 )   PDF(1258KB) ( 117 )   收藏
我国推行了大量旨在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评估这些政策的效果对于进一步优化政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而现实中要剥离出这些政策效应面临多重困难。原中央苏区振兴计划将优惠政策瞄准到县,这些县集中于赣南、闽西和粤北,能够在邻近区域内找到一些在地理条件、初始发展水平相似的县作为对照组,从而为优惠政策的经济发展效应评估提供一个接近于准自然试验的研究机会。基于DID模型回归发现:瞄准特定区域的优惠政策对于GDP增长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提高了这些地区的投资率、加快了工业化进程;但政策对于这些地区自生能力的提升效应是负的,表现为政策实施后更高的财政缺口规模、更低的投资效益以及更高的人口外流率。稳健性分析能够进一步验证上述两个观点。研究的政策启示在于,对于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应增加投资且更多地转向提升其自生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文评论
“离经”未必“叛道”——儒家“经典诠释”略说
黄玉顺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4):  131-137.  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22.04.011
摘要 ( 180 )   PDF(1160KB) ( 86 )   收藏
在“经”和“道”的关系、或“经→言→意→道”的关系中,有几点特别值得注意:不仅经典、文本是一个诠释学问题,而且圣人之言、圣人之意也是一个诠释学问题。所以,尽管有一个成语叫“离经叛道”,但其实“离经”不一定就是“叛道”;反过来讲,“尊经”“守经”也不一定就能“得道”。因为:不仅“经”或“书”不能穷尽圣人之“言”、圣人之“言”不能穷尽圣人之“意”,而且即便圣人之“意”也不能穷尽“道”本身。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尽管如此,我们还是需要言说,需要“意”“言”与“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方政治空间的权力逻辑:明代广西府江兵巡道之成立
江田祥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4):  138-150.  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22.04.012
摘要 ( 256 )   PDF(1248KB) ( 693 )   收藏
兵备道是明代中后期广泛设置的一种特殊军政建制。广西府江兵备道始置于弘治九年,历经正德十一年裁革与正德十六年复置,由临时差遣演变为固定设置,万历九年又改为府江兵巡道。府江兵备道的权力空间最初由府江一带,桂林府西部古田、永福、理定及北部西延、咸水、马鞍等处三部分构成,经过数次权力空间分割与重组,其权力空间被压缩至府江一带,权力空间属性由单一的军事属性转变为军事与监察双重属性。府江兵巡道权力空间及其权力空间属性的变迁,体现了明代中后期两广地方政治中军政力量的权力博弈,折射出明代中后期两广政治结构变动的权力逻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版权所有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广西桂林市三里店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57325 E-mail: xbgj@mailbox.gxn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