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1, Vol. 57 ›› Issue (2): 91-101.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21.02.009
唐爱民, 王浩
TANG Ai-min, WANG Hao
摘要: 劳动的道德价值体现在劳动通过保存道德主体、产生道德规范、激发道德意识而推动个体道德的形成与发展。劳动在个体保存、社会活动和人类实践三个层次上分别演化出职业道德、社会正义、道德至善三种道德。劳动教育的道德教育价值体现在劳动教育为学生提供道德生长起点、道德体验过程及道德实践方式。劳动教育与学校德育的融通路径有三:通过劳动教育促进学校德育,通过学校德育融入劳动教育,通过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密切合作与协同支持。劳动教育应体现整合性、连贯性、时代性、自然性要求,通过课程设置和“为了劳动、通过劳动、在劳动中”的教育过程促进学校德育的高质量发展;学校德育则通过观念、目标、课程强化劳动教育意义,从责任感、消费观、创造力、公共意识诸方面凝练劳动教育价值;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支持是劳动教育和学校德育有效融通的前提和必由路径。
中图分类号:
[1] 中共中央,国务院.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0-03-27. [2] [苏]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M].肖勇,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 [3] 马唯杰.劳动伦理研究[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7. [4]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6] 刘进才.劳动伦理学[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8] 彭柏林,赖换初.道德起源的三个视角[J].哲学动态,2003(11):14-17. [9] 蒋一之.论道德教育的“自然”起源[J].社会科学战线,2012(11):211-215. [10] 胡君进,檀传宝.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观与劳动教育观——经典文献的研析[J].教育研究,2018,39(5):9-15+26. [11] 黄济.关于劳动教育的认识和建议[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17-22. [12] 徐长发.新时代劳动教育再发展的逻辑[J].教育研究,2018,39(11):12-17. [13] 瞿葆奎.劳动教育应与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并列?——答黄济教授[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3):1-8. [14] 檀传宝.何谓“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经典论述的时代诠释[J].课程·教材·教法,2020,40(1):4-10. [15] 冯建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理据与策略[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7(3):5-14. [16] 檀传宝.开展劳动教育必须解决好的三大理论问题[J].人民教育,2019(17):34-35. |
[1] | 班建武. 劳动与劳动教育的关系辨析及其实践意义[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57(2): 51-60. |
[2] | 张家军, 吕寒雪. 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可能困境与突破路径[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57(2): 61-71. |
[3] | 岳伟, 高树平. 新时期中小学劳动价值观教育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57(2): 72-82. |
[4] | 严从根, 徐洁. 劳动教育拓展性课程开发的意义、困境与对策[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57(2): 83-90. |
[5] | 许锋华, 陈俊源. 多学科渗透:中小学劳动教育新形态[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57(2): 102-113. |
[6] | 徐乐乐. 劳动教育是什么?[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57(2): 114-122. |
[7] | 桑新民. 后疫情时代:探究返璞归真的教育创新系统工程[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6(5): 45-58. |
[8] | 易连云, 汪楚楚. 图像时代中小学生课外生活的道德引领[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6(4): 108-116. |
[9] | 唐正东. 私有制条件下资本与劳动的分裂及其不合理性——青年恩格斯的劳资关系思想及其评价[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6(1): 1-10. |
[10] | 杨兴凤. 马克思的时间范畴谱系[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4): 21-27. |
[11] | 易连云, 龙红霞. “自由”的向度及其超越——东西方文化中“自由”意义的分殊与当代学校德育审视[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3): 102-109. |
[12] | 尤歆惟. 劳动的异化逻辑与解放——论马克思《巴黎手稿》研究中的两条路径[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2): 44-49. |
[13] | 李晔, 苗青. 马克思伦理思想与道德相对主义问题[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6): 33-40. |
[14] | 周爱民. 阿多诺道德哲学的现实性——从反思现代性大屠杀的视角看[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6): 41-47. |
[15] | 贾佳. “道德运气”问题与道德哲学的当代发展——基于伯纳德·威廉斯的批判性立场[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4): 43-48. |
|
版权所有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广西桂林市三里店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57325 E-mail: xbgj@mailbox.gxn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